探寻文化遗产焕彩重生之旅——写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办前夕​

我爱学习 admin 2025-09-16 16:16 1 0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面临时间推移、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的多重威胁,每一处古迹的消失,都是人类集体记忆的永久缺失。

2019 年,巴黎圣母院的烈焰吞噬了数个世纪的文明记忆,但无人机实时监测、3D 激光扫描和数字建模技术让巴黎圣母院的重建成为可能。当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在风沙侵蚀中褪色," 数字敦煌 " 项目通过高精度扫描,让千年艺术在虚拟世界获得永生。

聚焦 " 保护 " 这一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首要任务,2025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以 " 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为主题,将于 9 月 16 日至 17 日在西安召开。

目的:让文化遗产获得 " 数字生命 "

Q

数字化技术能为日渐消弭的珍贵文化遗产提供哪些保护?

A

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精准记录、虚拟修复和云端共享,让脆弱的文化遗产获得 " 数字生命 "。

一问一答之间,本次论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本次论坛上,围绕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有关的重要议题,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各国部长级官员、有关国家驻华使节、文博文化领域领军企业和行业机构高级别代表,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等,围绕 " 保护 · 传承 "" 技术 · 创新 "" 产业 · 赋能 "" 开放 · 共治 " 等议题展开多维度、高层次的深入交流。

除了交流,还有文化遗产数字化新实践的展览展示。聚焦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论坛精心设置古籍类、文物类、古建遗址类、非遗类四大板块,以创新性强、互动性高的方式,生动展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经典项目,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数字化的魅力与活力,充分彰显先进数字化技术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据了解,本次论坛还征集到全球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200 项申报案例,涵盖文化遗产保护、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多个方向,最终经两轮全球权威专家评审后,评选出约 40 项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案例编辑成集,充分展现全球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路径:共绘文化遗产保护新蓝图

为促进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合作,论坛期间将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汇聚来自文博单位、科技企业、行业机构等各方专家代表,围绕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有关的重要议题开展研讨。同时,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将配套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题研修班,邀请国际专家学者现场授课,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数字技术应用、数字化成果案例、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积极搭建文化遗产数字化学习交流的国际平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举办此次论坛,充分展示了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数字创新实践与责任担当。目前,论坛已确认有来自英国、西班牙、泰国、孟加拉国、秘鲁、加纳、阿富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加。我们相信,本次论坛将进一步提升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会员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让大家携手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路径,共同谱写数字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

探秘:论坛何以 " 花落 " 西安?

西安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所在的陕西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举办论坛,是想体现 " 从历史联通到数字联通 " 的延续性,为促进不同文明在数字时代的交流互鉴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

图片来源:新华社

当然,作为论坛举办地,陕西和西安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陕西强化系统性保护、注重内涵式传承、开展活态化利用,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最小干预原则,推动各类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强调要强化系统观念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扭住大保护格局、大考古思路、大转化路径持续发力,着力建设中华文明赓续发展高地;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融入文化建设各领域,融入推进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切实把数智技术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提升文化领域治理效能的最大增量。

图片来源:新华社

西安在明城墙保护方面策划并实施了 " 数字赋能焕发城墙新生,智慧管理守护文化遗产 " 项目,组织完成了西安城墙史上最大规模、全段 13.74 公里的全面无损探测以排查隐患,构建了 " 空地一体 " 智慧巡控体系,举办了 " 千年碑林上城墙 " 数字 AR 文物展,开发了 " 丝绸之路 · 缘起 " 数字演绎项目,让古老城墙 " 开口说话 "。在文物考古方面,实施了文物考古 " 一张图 " 大数据平台项目,建立了从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应用、分析到服务的全流程一体化考古资源管理体系,实现从考古数据源头到考古文物数据的全方位挖掘、分析和展示呈现,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数据的原真性和挖掘呈现考古文物数据的科研价值、文化价值、公众展示传播价值。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新华社

我国文化遗产灿若繁星,保护传承也是 " 国之大者 ",数字化保护更是与时俱进、势在必行。当敦煌壁画在像素中重生,当古城墙在数据流中呼吸,数字化技术正在重新定义文明传承的方式。金秋九月,相约千年古都西安,我们不见不散。

编辑:王瑜

评论区